创客公社微信号:chuangkegongshe
马化腾、朱啸虎互怼
本文由创客公社 施润编辑整理,素材来源于企业家第一课、投中网、新芽NewSeed等。后台回复“转载”,即可获取授权规范。
独角兽捕手朱啸虎在无数“拿得出手”的投资案例之外,很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言辞犀利、热衷“怼人”。
去年9月26日,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文章评论称:“共享单车会在90天结束战斗。”言下之意ofo才是最终的胜者。
惊天狂言一出,立即引发摩拜单车投资人熊猫资本的反弹,对方甚至发文公开“约赌”朱啸虎:“90天后,若摩拜没败,你敢裸身骑自行车吗?”
当然,ofo并没有打败摩拜,朱啸虎也没有裸骑,反而又开始了新一波预言。
低调的马化腾都没忍住
19日下午,朱啸虎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标题直言“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
碰巧”耿直“的马化腾也在刷朋友圈,看到了之后便忍不住评论了一句:“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
随即,朱啸虎回应,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两人开始了“互怼”:
但他们论战的要点可以说“牛头不对马嘴”——
朱啸虎:我们数据好!远甩摩拜
马化腾:你的锁不够智能,没前途
朱啸虎:我们最新一代已经是智能的了!
马化腾:那相比下摩拜是「智能手机」,你 ofo 的锁还是「小灵通」
朱啸虎:要平衡性价比嘛,我们锁就够了
马化腾:不要因为投了 ofo 就讲歪理,你们再这样 ofo 以后会很危险的
朱啸虎:过一年,我们等着看数据吧
马化腾:数据可以随时看
朱啸虎:你上街上瞅瞅,一眼就能看到 ofo 到处都是
马化腾:(大概是怒了)堆一堆破车到满大街,你以为我们没实力?
朱啸虎:(Pony 我们被截图了,咱私聊……)
这两位投资人的论点其实与 ofo、摩拜各自像市场传达的公关策略几乎一致:
摩拜:我的车子结识耐用
ofo:我的车多
摩拜:我的锁够智能,不会丢车
ofo:我的车多
摩拜:我跟 xx 机构、xx 集团合作了大型活动
ofo:我的车多
摩拜:我们要出海去欧洲了
ofo:我的车多
摩拜:……
以下是朋友圈截图:
而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有网友称,在这场朋友圈大战之后,ofo小程序因涉嫌违规,目前已暂停服务。
微信官方回应称,“小黄车ofo”小程序的注册主体为个人,提供了“社区”服务,但其实际提交的类目仅有“生活服务-综合生活服务平台类目”和“商业服务-公关/推广/市场调查”,违反《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中“微信小程序的服务范围需与实际填写的类目和标签一致,也需和自身所提供的服务一致,且不应超出小程序平台的类目库范围”的规定。并建议以企业为主体注册小程序,并按平台规则提供服务及相应资质。
摩拜和ofo谁更牛?
朱啸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ofo、摩拜之战何时见分晓,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看资本对效率的忍受力,第二看盈利模式是不是成立,这是商业本质。
而昨天,马化腾和朱啸虎的争论,其实就围绕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本质进行,涉及到成本、效率、技术、增长等等。
从成本来说,去年朱啸虎强调,“在当前中国互联网活下来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成本低。成本低是王道”,并强调,摩拜单车的成本,是小黄车10倍。
不得不说,朱啸虎去年对共享单车成本概念的界定还有所偏差,共享单车的成本应该包含两个部分:第一,自行车的一次性成本,第二,后期运维成本。
先来看看一次性购车成本。今年2月在演讲时,朱啸虎透露,小黄车一辆成本200元,随着ofo小黄车加上了密码锁,小黄车的成本可能有所增加。
而智能共享单车的成本,在形成规模之后,研发成本大大摊平,单车平均成本其实会大幅降低。据小蓝单车创始人陈怀远透露,小蓝单车成本1000元出头,可以推断,包括摩拜在内的其他智能单车,应该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然后,再来看看,单车的寿命。
今年2月,朱啸虎在接受采访时说:“一辆自行车两百块钱,在校园里面,每骑一次五毛钱,每天能骑十次,就收了五块钱,两百块钱可能四十天就赚回来了。加上维护成本,以及偷窃啊、损坏啊,可能三个月时间,成本就赚回来了。”
以此粗略测算:每40天一辆ofo单车能挣200元,正好够本;假如这辆单车没有偷窃、损耗、运维成本,那么三个月能挣450元。但是朱啸虎说三个月只是刚赚回车辆成本,说明在这450元中,有250元是损耗、偷窃、运维成本。换句话说,一辆单车的年运维成本达到了1000元左右。
也就是说,小黄车的一年的更换、损坏成本,就差不多等同于摩拜一辆整车的价格,也就是,双方在一年时间内,对自行车的硬件投入应该差不多。
接下来的运维成本,才是大头。低估任性之恶的小黄车,其实忽略了这一成本,越来越昂贵的人力成本,将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昂贵支出。刚刚倒闭的悟空单车,据创始人雷厚义自述,第一批悟空单车也是机械锁,投放后,单车就不见踪迹,人力寻找成本太高,放弃了。
接下来,再来考量下效率、增长、技术和规模的问题。
相对于摩拜,ofo对速度更为渴望。
其实,追踪朱啸虎的投资逻辑,就会发现,朱啸虎一向对速度和规模甚为迷恋,比如对拉手网、滴滴等。
对速度的追求,让朱啸虎大获成功,也让其品尝过失败。也许每个投资人都有路径依赖,比如滴滴就是靠平台模式,打败了走小而美高端路线的易到。
ofo也在一直追求速度,比如最近,签约了鹿晗作为代言人,的确是着妙棋,作为影响力和粉丝能量登陆过吉尼斯的明星,鹿晗的号召量,的确会在短期内给ofo带来很多增量用户。
但是,正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投资人也未必能连续看准两个项目,毕竟,投资原本就是在在高度不确定的风险利刃上起舞的游戏。
从滴滴到ofo,朱啸虎沿用了相同的投资逻辑,却忽略了滴滴和共享单车的本质差异,司机作为汽车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一直对汽车使用过程进行把控,但共享单车,所有者ofo并不能把控单车的使用过程,因此,必须用更好的质量、智能锁、定位技术、物联网、红包鼓励等机制,减少使用损耗。从技术储备上来说,ofo的确远远落在了摩拜后边。
比如,最早ofo使用的是机械锁,很多单车被用户据为私有,因此,ofo现在换成了基于token的所谓“智能锁”,但马化腾说,token并不算智能,其只能通过用户手机单向传输信息,车辆和锁具并无任何智能属性,因此被马化腾比喻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小灵通”,“小灵通肯定要被废掉的”,“再便宜的功能机也智能化浪潮下必然不堪一击。这是毋庸质疑的。”
没有智能化的单车,如同蝗虫一般,是不可控不可管的,存量单车无法有序管理,增量单车继续扩张,后期需要巨大的人力成本投入运维,尤其在双方投放的单车量都高达数百万,未来将增至数千万之后,这种弊端就会如同泥石流一般爆发。
再来对比摩拜,摩拜高客单价的智能版单车,在刚上线时会牺牲速度,但是在后期运维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智能单车构建了全球最大移动式物联网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如同一双看不见的上帝之手,把原本机械的数百万辆单车,组建了一个可以可生长、可扩容的生态系统。
从开始上线的速度和和规模来看,采取短平快打发的ofo起步更快,但是从技术水平和效率维度来说,相对看重长远利益的摩拜,远远跑到了前面。
被资本支配的共享单车
最近上了热搜的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总结自己失败原因的时候,不无遗憾的表示:“最初进入市场时,还是寄予厚望的,但是摩拜和ofo的架势真是不让后来者活。”
让中小单车企业感到绝望的东西,很明显,就是“摩拜、ofo的钱多!”
以下为摩拜自成立以来的融资历程:
2015年10月,A轮,数百万美元,愉悦资本投资;
2016年8月,B轮,数千万美元,熊猫资本、愉悦资本、创新工场投资;
2016年8月,B+轮,数千万美元,祥峰投资、创新工场投资;
2016年9月,C轮,1亿美元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投资;
2016年10月,C+轮高瓴资本、华平投资、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熊猫资本、贝塔斯曼、美团王兴等投资;
2017年1月,D轮,2.15 亿美元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跟投;
2017年2月,D轮,新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的股权投资。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超过3亿美元;
2017年6月16日,传言被证实。摩拜宣布完成6亿美金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促成,并由腾讯领投,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Capital、TPG、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机构跟投。
以下为ofo成立以来的融资梳理:
2015年10月,ofo完成Pre-A轮融资。
2016年1月,完成A轮融资。
2016年8月,完成A+轮融资。
2016年9月,经纬中国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的数千万美元B 轮融资。
2016年9月26日,滴滴出行以数千万美元对ofo战略投资。
2016年10月10日,ofo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包括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C1轮战略投资,以及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小米等领投的C2轮投资。
ofo背后有蚂蚁金服,今年4月,蚂蚁金服参与ofoD+轮融资,双方将在支付、信用、国际化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不过,具体金额与占股比例并未透露。
近期消息人士透露,ofo正在以3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
从二者的融资历程里可以看出,从C+轮开始,摩拜的投资机构名单中就出现腾讯,经过C、D及本轮融资后,腾讯正式成为摩拜除创始团队之外的最大股东;而金沙江领投了ofo的A轮1500万元投资。并在随后又跟投了ofo的B轮(数千万美元)和C轮(1.3亿美元)融资。
所以,朱啸虎与马化腾怼的都是真金白银啊。
那么 白热化的共享单车领域,ofo和摩拜究竟谁能最后独占市场?
丨|
|
丨|町町单车
|丨
丨丨丨
丨丨丨
丨
丨丨丨
丨丨
丨
丨丨
丨丨
丨丨
丨丨
【江苏高校创业图谱】丨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