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儒释道文化的融合
紫砂壶不仅可以当做茶具来把玩,很多文人墨客都开始收藏起紫砂壶来,随着紫砂壶价值不断地升值,紫砂壶的文化底蕴也被很多人挖了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下紫砂壶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中庸。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光货”的紫砂艺人来说,“不偏”、“不易”、“无过无不及”,正是他们一以贯之的追求。在色彩的运用上,紫砂艺人讲究的是:“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这不就是讲究中庸吗?
道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处于最高层次。道家追求“幽野之趣”、“闲远之思”,推崇“无执、无为、冲虚自然的清净之境”。到了魏晋时期,这一思想化成了归隐山林、浪迹天涯、洒脱不羁、超绝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模式。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花货”的紫砂艺人来说,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显田园雅趣、精神自由,正是他们矢志不移的追求。据我所知,许多紫砂艺人乐于居住在乡间,不愿意迁居都市。为的就是体验田园雅趣,图的就是方便取法自然。
佛家特别讲究缘分,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因缘而生的,因缘之外一切皆空。我国有案可稽的第一把紫砂壶——“树瘿壶”,就是在佛门圣地金沙寺里诞生的,而供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的名艺人)的师傅金沙僧,也是庙里的一个和尚。看来,紫砂壶与佛家是有缘分的。佛家认为:“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反正内求,去迷理惑”,便可以“顿悟成佛”。
可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们怎样才能获得“顿悟”呢?许多高僧认为,“吃茶去”是路径之一。赵朴初先生就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思是说,与其白白地守着千百部经书不得其解,还不如喝茶去呢。人们在紫砂壶上镌刻得最多的壶铭恰恰是“吃茶去”。“吃茶去”,看起来是句大白话,其实是禅语,个中含天机,蕴藏着想通事理、获得顿悟的门道。
综上所说,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
紫砂壶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并且能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而且它扎根民间,尚理崇文,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以及“民间愿景”达成了绝妙的契合;紫砂壶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所以自从明代以来,紫砂壶一直受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
⋈来了解下——紫砂壶中的阴阳五行说
网址:紫砂壶与儒释道文化的融合 http://c.mxgxt.com/news/view/676444
相关内容
紫砂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紫砂壶:十大经典壶型深度解析与赏析
紫砂界鉴定大咖庄不周:痴迷紫砂,传承文化
范泽锋紫砂壶
一把好的紫砂壶真不贵!一壶四杯,还送明前龙井
《紫砂问茶》出版发行,让读者感受紫砂与茶的无穷魅力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2021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广告 | 紫砂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