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如今难得一见的草根文化电影——传统文化依旧是这个系列的最大亮点
2024-12-17 19:19:55 已编辑 北京
《雄狮少年2》作为励志片是挺成功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将传统武术与格斗融合的画面创意,还有代表“草根”的野草那段镜头语言,很燃。 影片开篇十几分钟有些中规中矩,因为开篇困境的刻画、台词和走上格斗场的设定全部都在意料之中,没有给到我惊喜。 由于拳击格斗类电影看过不少,所以在看到又是格斗比赛这种,前面的剧情路线走向,即“迫于某种压力-遇上看不起自己的教练-教练看到自己才能-报名参赛-拼命训练-以为打不赢第一场结果努力撑了下来-一路直逼决赛”这种路线,因为太熟悉而觉得有点俗套;加上作为星爷的影迷,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好多相似的影子,比如《破坏之王》和《少林足球》;但是《雄狮少年2》前十几分钟的台词却太平了,并没有星爷电影中那种妙趣横生的设计。 比如同样是在赛场配了两个解说员,一开始都走的看不起主角这种常规路线,但《破坏之王》的台词却是非常幽默;可在《雄狮少年2》里面,前面的台词写的太平太样板了,没有什么点,两个解说员无非是一个在按照常规流那样一直说“他不行他不行”,台词缺少创新。 而人物关系里,主角教练的定位和《少林足球》的达叔很像,同样是当年在反派面前吃瘪,如今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直到被主角和反派的羞辱激发。由于看过相似的人设,看前十几分钟是没什么新鲜感的,也比不上达叔和阿星那种人物建制设计的精巧。 直到第一场格斗里面,终于把“醒狮”这个点的腿法运用到格斗上,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这才是这个故事最主要的创新点,就是怎么将传统武术、文化和流行文化做结合,做挑战。 而拍的好的舞狮的电影我是看的不多的,这也是想看《雄狮少年》最主要的原因,因为舞狮这个元素对我来讲在影视上比较新。 后面几个流落在外的前辈,关系也有点像《少林足球》里少林寺那几位荒废自己雄心壮志后,沦落红尘的师兄弟;去找他们,一开始不搭理,后来同意了。虽然借鉴的影子挺强的,但是由于创新了大家对应“西游记”猪猴,并且这几个人物做出来的喜剧点够强,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统功夫,把他们的传统功夫和格斗融合在一起,这一段也做的非常燃,我是很喜欢的。 电影开篇的人物困境其实比较一般和中规中矩; 但是到了电影后半部分,结合了当代我很讨厌的这种群体跟风网暴现象,将主角打进绝境,这里这种由喜到悲的绝境感做的挺好的,感染力很强。 最后也没有按照传统的做在同样一个比赛上成功,而是将场景选在了其他场合,跳着舞狮出来也很燃。 总之我最喜欢的部分,都是将传统武术融入的部分,非常推陈出新。 而其实我还挺想多看看舞狮的,但因为受限于第二部主线内容的关系,舞狮的画面很少,还挺可惜的,没看够;格斗片武打片对我来说太多了,舞狮这个元素反而是最想看的,所以从这点上相比之下我会更喜欢第一部。 那种野草的画面让人感动,9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这种经典的小人物励志电影,但现在成功的小人物励志片越来越少了,从野草画面中我又找到了曾经那种“草根电影”的感动。
说个题外话,我希望现在的香港电影也能找回一些激情的、燃的东西,以及底层的希望感。
不要大多部部都那么丧,那么压抑,那么紧绷,从而失去了市井文化的松弛感。近些年大多数的港片氛围实在太统一的丧了,又不够接地气,这样就没有多样性了。如果想让电影有朝气,就不要所有创作者都觉得它是坠落的夕阳导致大家整体风格都变得压抑,自己有朝气,电影才能有朝气。要有当年那种“狮子山精神”。
这篇影评有剧透
网址:再现如今难得一见的草根文化电影——传统文化依旧是这个系列的最大亮点 http://c.mxgxt.com/news/view/789327
相关内容
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丨扎根现实、创新表达,满足电影市场多样化需求四季度文化综艺呈现新亮点 深耕传统文化 注重创新表达
李子柒回归掀热潮,传统文化魅力再燃,顶流地位依旧稳固
杨振宁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焕发传统文化新生:杭州灌灌集团“娱乐大鳄”APP热推《古韵今风》系列
香港的地缘文化与香港电影的关系
网络文学以年轻化叙事书写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明星效应的冲突,阐述传统文化在如今的中国命运如何 爱问知识人
值得一看的文化电影
抽象diss、彝族说唱、草根偶像——诺米如何解构文化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