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丨真诚与魄力——评刘洪彪《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发布时间:2025-05-06 08:22

当代书法会在书法史上留下怎样的印迹,这是当下所有书法从业者一边耕耘砚田,一边憧憬、完善的时代工程,我们需要勠力同心去解答很多复杂的难题:近现代书法转型之后,当代书法应该如何做好传统文脉的接续和弘扬?面对古人陶铸的伟大传统,当代应该如何处理与古为徒和守正创新的关系?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能够给当代书法带来多大程度的推动和拓展?当代书法如何站在古人的肩上回应好时代的需求?在古与今的张力中,我们这个时代能够为书法注入哪些新的活力?面对这些未知,我们的每一次创作,每一个展览,每一次学术讨论,每一次交叉学科的探索都会累积起来,酝酿生发,在一步步探赜传统深广的同时,寻找与当下的结合点。

刘洪彪先生是当代书法改革、转型的亲历者,数十年的翰墨生涯中,对创作思路的反思、对作品形式的创新、对展览思路的设计、对评审导向的倡赞往往能够成为书坛的亮点,引发大家的讨论,甚至仿效。这种带动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洪彪先生坚持立足当代,将创作、展示与传播融为一体的统摄思考。他在反复思考、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鲜明有力的观点,这也正是他尝试回答当代书法时代命题的重点与支点。《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是刘洪彪先生对当代书法思考的浓缩,分别从创作、评审、反思与愿景四个维度亮出了旗帜鲜明的观点。这本书并不属于逻辑严密的学理性剖析,也不是教科书般的建构理论框架,而是以近似随笔的轻松,基于刘洪彪先生的切身经验款款而谈,丰富的例证和极强的代入感赋予这本书自然的打动力和说服力。

得益于军旅生涯的淬炼,刘洪彪先生是一位公认的具有胆识和魄力的书法家,这种魄力不仅表现在言谈举止中,更充溢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对创作的讨论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问题,理论层面的剖析与建构过于繁杂会显得不接地气,对个人审美与经验的论说极易落入主观空泛的窠臼,还有理论与实践取向相抵牾的现象,等等。刘洪彪先生在文中对“放松、放怀、放胆”的倡导是其个人书写经验的提炼,更是基于当代书法创作瓶颈问题的反思,他希望以放胆的魄力刺激当下机械仿古、泥古的现象,敢于自信地面对古人。一般来说,一个书家思考的核心问题往往是创作,这是对古人书斋式创作状态的一种延伸,是一种相对封闭而自适的状态。刘洪彪先生不仅关注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诸如心态、文本、形式等,更关心在展厅时代书法作品的形象展示与传播。展厅是一件大作品,包括设计、材料在内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的成败。在刘洪彪先生眼中,创作是一个系统,包含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一组作品的展示思路、一场展览的视觉效果;他在书中提出的“盛装书法”即是这个系统的标识。这种大创作的观念源自突破笔墨局限的宏观思考的魄力,是他考量书法的基础,也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

这本书是一个综合作者、评委、参展、策展等视角的书法创作多棱镜,呈现了刘洪彪先生的探索与思考,平实清真地记录了他观察当代书法的心路历程。身处逆境能够孜孜以求,可见对书法的诚心;细针密缕地营构创作和展览思路,可见对艺术创作的匠心;倡赞艺文兼备,希望激发广大作者守正创新的勇气,可见寻求解决当代书法瓶颈问题的苦心;敢于树立时代抱负,推动当代书法的创新拓展,可见其冀望当代的雄心。

张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刘洪彪著

2024年4月

定价:98元

首发优惠价:78.4元

点击海报一键购书

精彩书摘

临摹要像 创作要放

众所周知,临摹历代书法经典碑帖是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不二门径。我还认为,临摹还应该贯穿于书法家的整个书法生涯。书法家之临摹,好比手机之充电,手机没电不能开启,书家不临摹下笔无由;手机少电之使用,随时有停机之虞,书家久疏临摹一味创作,则必定黔驴技穷。

临摹有诸多方式,如描红、仿影、对临、背临、节临、选临、通临、意临……采用何种临摹方式,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大可不必一律。除了已然功成名就的书法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用意临的方式攫取前贤某种技法和意趣之外,绝大多数学书者都应努力去做“逼真乱本”的临摹功夫。我学书数十年,有一个切身体会:临摹要像,创作要放。

王羲之《时事帖》

所谓临摹要像,即点画形态要像,字形结构要像,字间顾盼要像,行列排布要像,整体布局要像,精神气态要像,总之谓形神肖似、可以乱真。长期做这种“到位”训练,才能累积经验、叠加记忆、形成习惯,真正获取所临碑帖之笔法、结法、墨法、章法等书法的“基本法”,才能变古法为己法。只有像才得法,不像则不得法。不断地像,持久地像,经年累月,久久为功,先贤之法便逐渐取代了个人旧习,临摹才真正生效。初临者要忠实于范本范字,即便自以为不美之字,也切莫自作主张、任意修正,或许那恰是谐妙之笔,只是你当下尚不理解而已;即便见范字有明显正斜、松紧、粗细、大小之反差,也千万别擅作调整而令其整齐划一,那是长期阅览印刷体读物形成的痼习带来的审美误判;临摹不要依赖打格、画线、折纸留痕以求整齐排列,否则,长期做状如算子、墨色全黑的格式化书写,文人自然书写所形成的书卷气将荡然无存;尚不成熟的书家,尤其是初学者,不适宜采用意临方式,如若不然,你的临写无非是以一己之意抄范本之文,依然延续着个人的书写积习,进益甚微;初学者意临,对严谨、精微的治学态度和作风养成极为不利;只有极少数有扎实功底、有艺术主见、有审美追求、有变通能力的书家,才能在意临中得到为我所用的好处。

所谓创作要放,是指放松、放怀、放胆地进行书法创作。一个书家的早期创作,只需将临摹所得之技巧、法度轻松率意地植入自然书写之中,而不必刻意地表现,更不要一味地炫技。这个阶段,最易出现勉为其难、装模作样、鼓努为力和畏首畏尾、谨小慎微的书写心态和情形,往往写出或呆板、僵硬,或粗蛮、拙俗,或散乱、游离的篇章。这是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会经历的过程,既不要担心,也不必苦恼,一切都将在“放”的意识下,在经验丰富、认识深入之后逐步得以改善。处于成熟期的书家才真正懂得取舍、知道整合、能够嫁接。唯其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才可能进入寻求个性语言、建立个人风格、塑造个体形象的层级。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哪个层级,放松和放怀都是书写的基本要求,一切拘谨、矜持、紧张、迟疑、做作,皆为书者之忌。唯书法艺术家的创作,于放松、放怀之外,还要放胆。没有胆识、胆魄和胆量,不可能有开先例、开先河的念想、欲望和激情,也就不会有创作、创造、创新的举动和建树。当然,放,不等于放纵、放肆和放荡。凡不得法、不合理、不适度的放,除书写者或许可得一时之快,并无价值和意义。在法度、技巧和情理之外的任何书写,即使彻底放松、格外放怀、特别放胆,那也无异于胡涂乱抹,搞不好,还有可能发展至胡作非为。这样的放胆,要么是无知者无畏,要么是有知者忽悠。

刘洪彪草书临摹作品

临摹是继承传统、亲近先贤、获取成法的方法和途径。书法的传统深远而厚重,古代书法高峰林立、圣贤辈出。因此,临摹就不只是初学之事,不只是阶段性任务,而是一个书法家开采富矿、攫取资源的毕生工程。学然后知不足、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都是这个道理。只有涉猎广、探究深,才可能觅得真知实谛而登高致远。

创作是当代书法家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思考的课题,必须强化的意识。古代书法因其实用是为主要功能,故书写者更多地要做到入规应矩,力求心正笔正。当代书法因其实用功能渐被打字机、印刷机、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所承担,书法的主要功能被审美所取代,故书写者须在入规应矩、心正笔正的基础上,着力谋求高于一般书写的艺术表达,去发现、探索和创造汉字书写的新式新法和异途异境。于是,当代书家既要有沉潜书斋的文心修炼,又要有游走展厅的艺质打磨,从而努力兼具文人和艺人的双重身份与综合能力。

刘洪彪草书巨幅作品

我曾提炼出“字古式新”四字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也曾公开进行诠述倡导。所谓“字古”,就是要承认古人写字笔法精严、结法精妙,法度已臻极致,今人学书务必师古临古,力追形似神似,熏沐古韵古风。所谓“式新”,则指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之作为,塑造出独有形象,书写出崭新精神。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的不断变化,决定了艺术表达方式的不断更新,书法创作的内形式和外形式,自然也要与时俱进。指导当代书法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勇于创新者胜,善于创造者进”是毋庸置疑的定论。有鉴于此,我谓“临摹要像”就是力求“字古”,我谓“创作要放”就是寻索“式新”,亦即从临摹到创作,要“创造性转化”,从古法到今法,须“创新性发展”。

总而言之,我理解的临摹与创作的关系,即是传统把握后的个性建立,文化涵泳中的艺术表达,理性调控下的感性书写。临摹与创作前因后果、相伴相随。

(选自刘洪彪《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第五讲)

更多精彩内容

一键购买

即刻解锁全书内容

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刘洪彪著

2024年4月

定价:98元

首发优惠价:78.4元

点击封面一键购书

作者刘洪彪结合其数十年的学书经历、及其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多重工作身份,选取当下书坛中应该优先思考、并得到较大程度共识的十个论题进行讲论,力图搭建当代书家与读者对话交流的平台,帮助书法学习者解决书法学习、创作过程中的难题,推动书家突破创作与理论建设之间的隔阂。作为实力派书家,“学书‘八忌’”“临摹要像 创作要放”二讲堪为初学者学书津梁,“书写方式和创作状态”“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对中高级学习者、尤其草书书法学习者尤具镜鉴;作为资深国展评委,“书法评审:‘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为投展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线指导;作为专业策展人,“展厅是件大作品”对大型书法展览策划与整体设计亦极具参考价值。

十年前我提出“当代书法尚式”和“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至今未曾改变初衷。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需要、也必定筑建一个书法高峰的。古代书法是站在实用立场看待文字演进,当代书法则是站在艺术立场面对各种文字类型。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优势,把握住、利用好,便可能创造迥异于前代的奇迹。

——刘洪彪

丨图书目录丨

第一讲 乐观与忧患中的“现状与理想”

第二讲 当代书法创作的“尚式”之风

第三讲 学书“八忌”——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理性调控与感性书写

第四讲 “字古式新”与文心艺质

第五讲 临摹要像 创作要放

第六讲 书写方式和创作状态

第七讲 书法评审:“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第八讲 展厅是件大作品——书法展览策划和审美环境营造疏记

第九讲 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

第十讲 新时代书法的使命担当

丨精彩书影丨

陈忠康《中国书法源流十讲》

洪厚甜《书法技法与观念十讲》

陈海良《历代经典书风十讲》

仇高驰《篆书艺术十讲》

刘洪彪《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于明诠《墓志书法审美与临创十讲》

原价:508元

丛书套购优惠价

355.6元

点击海报一键加购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做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独门绝技”,我们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绝技”,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

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我们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讲坛”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系列图书带回家,

从今天起,即刻拥有书法私人课堂!

点击回顾:10个值得当下书法人深思的问题,60年书法学习、研究思考的集中呈现,刘洪彪《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出版

点击回顾:实力派书家刘洪彪、于明诠新著重磅来袭!广受读者好评的“当代实力书家讲坛”系列图书再添力作!!

点击回顾:四位实力派书法导师为你转身,用几十年创作感悟共同打造一部中国好书法!

您也可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官方微店选购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请大家记得将“上海书画出版社”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本好书!

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01

点击右上角“···”

02

选择“设为星标”

编辑丨黄燕婷

排版丨法晓萌

审读丨田松青 郭昳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张冰丨真诚与魄力——评刘洪彪《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http://c.mxgxt.com/news/view/1007411

相关内容

书法家:刘洪彪书法的高度在当代少有人能及,创造出了新水平
刘洪彪公开批评“吼书”:江湖假把式!哪有什么文人书法家形象?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奈何是专家,江湖体都算书法
“落选书法家”刘洪彪:书法“继承”和“创新”不是对立的!
刘洪彪的“水墨”书法是胡闹,中书协真的认可这一种草书吗?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奈何是专家,江湖体都算书法
很多人不喜欢刘洪彪书法,有的还骂他,一位书法家说出了真实原因
刘洪彪:书法界的巨星
从传统中来 到创新中去——书法家刘洪彪访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