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非常奇妙的一种关系。它没有输赢,只有共赢或共输。所以不能总盯着孩子的问题,而忽视了反思自己。亲子关系的处理没有标准答案。但正确应对问题的大方向是相似的。
一、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良情绪转移给孩子。
情绪是会传染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孩子不一定能记住我们的话,却一定会模仿我们的行为,孩子的情绪发泄,大多是我们情绪管理的缩影。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二、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
展开剩余 76 %
你如果爱孩子,就请尊重他。因为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要知道,孩子虽小,却也是一个有尊严的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尊重,也需要得到好的教养。因为小时候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无一不是在家长的影响下,一步步搭建起来的。尊重孩子,就算是孩子错了,我们指出孩子的错误,不能带标签,不贬斥人格。而如果我们错了,要跟孩子真诚地认错,而不敷衍或者漠视。很多家长在处理和孩子关系的问题上习惯于把自己放在“管理者”或“控制者”的地位,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他。其实,生活的阅历多,不代表我们的经验就会多。在亲子这个相互对称的关系上,我们和孩子的工龄是一样长的。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减少对孩子的行为干预,听取孩子的心声和意见。
三、制定规矩一起遵守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度的规矩可帮助孩子找到行为的界限。给孩子制定规矩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懂得礼数和与他人交往原则的最好保证。孩子的长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有责任让孩子知道,在社会生活中,什么行为可以接受,什么行为不可以接受。
四、在已经产生亲子冲突后,要科学地处理和应对。
亲子关系出现冲突或关系破裂时,首先需要家长们承担起主动修复的责任。发生冲突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回顾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这个过程中要和孩子一同反思,看到彼此做的不合适的部分。对于自己做的不合适的部分,可以主动和孩子“认错”,给孩子示范,让孩子看到错误需要主动面对,也给孩子机会调整自己不合适的行为。
五、及时沟通
给孩子立规矩,给予孩子尊重,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与孩子的沟通。跟孩子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不仅关系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孩子如何建立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当然很多父母也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往往用错了方法。经常一着急,就说那些没有意义的、发泄情绪的话,总爱说太多的“不”,太多“威胁式”的话,甚至有时候父母的话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要知道沟通是双向的,如果只是你一味地跟孩子说教,那不叫沟通。沟通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说,而是倾听。所以沟通时,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孩子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亲子间进行沟通时,也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家长学会倾听孩子心声,注重孩子心理变化。这才是尊重孩子的态度。
六、及时充电,共同成长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成长是相互的,孩子在不断的成长,家长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并促进亲子关系的提升。
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面对亲子关系紧张其实你可以试试定期陪孩子进行亲子游,小孩子在未成年之前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了,定期的亲子游能够有效的增强沟通,拉近亲子关系,缓解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还能开拓孩子的眼界。有不少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孩子的内心难免缺爱,孤独,所以爱他,就多陪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