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短文精读|季羡林《神奇的丝瓜》:无波折,不叙述
原作欣赏: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的兴趣。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顺便看一看丝瓜。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它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人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提高。每天早晨,我都要注视那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在上面,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我又担心起来。
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在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棵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并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作者季羡林,选自《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
一文一得:波折更多源自内心
此文是季羡林79岁时创作的,真实反映了他泰然自若的晚年心境。
我们阅读时,却会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感觉。这个效果,或许并不是季羡林刻意设计的。他写作时所想的,可能只是照实叙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文章是对现实世界的映照。现实充满波折,文章自然也少不了起伏。可是,很多小学生却只会平铺直叙地写流水账。究其原因,是他们还不理解叙述与波折的关系,也没掌握设计波折的具体方法。
叙述的本质,是用文字再现事件过程。所谓事件过程,就是物体的状态在一连串时间中的变化。无变化,就无事件。对应到文章中,普普通通、不出意料的变化,写作价值不大;波折明显、出人意料的变化,才值得重点叙述。
所谓波折,就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波浪线。通俗地说,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一上一下,便构成一个波折。好事包括愿望、机会、解决等正向动力,坏事包括麻烦、危险、挫败等反向阻力。动力和阻力交替重复,文章便波折丛生、不断扩充,《西游记》就有八十一个波折。但在学生作文中,一波三折足矣。
《神奇的丝瓜》中,就藏着典型的一波三折:第一折,小瓜越来越大,作者担心瓜秧会被扯下来,可是这个瓜自己停止了生长;第二折,三楼外面两个新瓜疯长,作者再次担心起来,结果它们自己变弯支到了窗台上。第三折写得最详细,二三楼之间悬挂着一个小瓜,作者又犯了“担心病”,害怕这个无依无靠的瓜会把上面两个瓜也坠下来,没想到此瓜自己躺到了一个台子上。
有孩子会说,自己日常的生活非常平淡,知道一波三折法,也用不上啊!其实,波折不一定非得是外部世界中的。更多的波折,源自人物内心。《神奇的丝瓜》中,作者藏在心里的担忧,就比丝瓜本身的生长难题更具波折感。
学会关注内心的波折,无论大事小事,都能被叙述得摇曳起伏、富有节奏。
季羡林
季羡林小传:一手搞学术,一手写散文
季羡林,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6岁离家,被叔叔接到济南读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非常优异。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精通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印度史、印度文学等领域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季羡林不仅是一位学术大师,还是一位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散文大家,其作品《月是故乡明》《夹竹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入选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
网址:名家短文精读|季羡林《神奇的丝瓜》:无波折,不叙述 http://c.mxgxt.com/news/view/286920
相关内容
名家短文精读|季羡林《神奇的丝瓜》:无波折,不叙述王宁 | 季羡林之于当今人文学术国际化的意义——纪念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名人身后是非多 季羡林侯耀文遗产风波扑朔迷离
评论:侯耀文遗产怎么分?季羡林遗产被谁偷了
季羡林和李长之跨越七十年的友谊
林青霞向季羡林讨文气 赠送季老羊毛围巾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电子书txt下载、在线阅读、内容简介、评论读后感
季羡林《悲喜自渡》:每个孤独的成年人,都从中获得了救赎
张曼菱:季羡林:“为自己不是右派而愧疚”
季羡林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